乐竞体育- 乐竞体育官方网站- APP猪价开始向4元俯冲了!
2025-10-01 22:47:00
乐竟,乐竟体育,乐竟体育官网,乐竞体育官方网站,乐竞体育注册网址,乐竞体育app下载链接,乐竞体育电子游戏,乐竞体育网址,乐竞体育网站,乐竞体育注册,乐竞app下载,乐竞体育网址最新,乐竟APP下载
近期,养猪行业正经历一场严峻的考验。据多家权威机构数据显示,生猪价格持续下行,全国半数区域已跌入“5元区间”,部分省份甚至逼近4元大关。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市场供需的严重失衡,更直接冲击着广大养殖户的生存底线。作为行业一线从业者,我们深知,猪价每下跌一分,都意味着养殖场户的汗水与投入正承受着巨大压力。眼下,中秋、国庆双节临近,本是传统消费旺季,但市场却呈现出“旺季不旺”的异常景象。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猪价一路走低?未来行情又将何去何从?让我们结合最新数据和行业实况,共同梳理这一轮猪价下行的深层逻辑。
从根本上看,当前猪价低迷的核心原因在于生猪供应量远超市场需求。根据农业农村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数据,2025年8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38万头,虽环比微降0.1%,但同比持平,仍处于正常保有量的103.5%。值得注意的是,从5月到8月,能繁母猪存栏仅减少4万头,产能去化进程十分缓慢。与此同时,8月份全国生猪定点屠宰量达到3350万头,环比增长5.8%,同比增长29.6%,创下正常月份全年新高。这一数据清晰表明,生猪出栏量仍在持续放大,市场供应十分充裕。从3月开始,每月屠宰量均维持在3000万头以上,同比增幅超过20%,进一步印证了“猪确实太多”的现实。产能未能实质性下降,直接导致猪价承受巨大下行压力。
面对行业困境,国家相关部门今年以来密集出台多项调控政策。5月底起,有关部门开始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6月上旬,农业农村部明确提出调减100万头能繁母猪的目标;7月至9月,又连续召开多次产业座谈会,部署精准调控措施。然而,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实施后,实际去化效果并不理想。能繁母猪存栏量依然高企,反映出部分养殖户仍存有博弈心态,期待后市反弹而延缓减产。此外,行业生产效率的持续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数量调控的效果——即便能繁母猪数量未增,但每头母猪提供的商品猪数量增加,变相扩大了生猪产能。这使得猪价回升缺乏坚实基础,行业低迷期可能进一步延长。
在猪价持续走低的背景下,养殖端的亏损面不断扩大。根据国家发改委监测数据,当前全国猪料比价为5.12,仔猪育肥模式的养殖头均亏损已超过100元。实地采访显示,自繁自养场户普遍处于亏损状态,出栏价在6.5-6.7元/斤时,头均亏损约150元。有养殖户坦言,猪价需达到7元/斤左右才能保本,当前行情下资金压力十分突出。而“公司+农户”合作模式表面看来农户仍有盈利——养得好的代养户每头猪可赚200-450元,但公司方却承担着更大亏损。例如在广西,公司与农户签订的合同价为8.2元/斤,而市场价仅5.55-5.8元,公司每斤倒贴2.4-2.65元。这意味着,无论哪种养殖模式,当前行业整体都面临着严峻的盈利挑战。
在本轮猪价下行中,区域差异尤为明显。西北、西南及广西等八个省份猪价已跌入5元区间,其中广西情况最为严峻。广西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分会负责人徐东方分析,当地猪价低迷首要原因是“猪多”——多数头部企业建有猪场,区内五大猪企母猪存栏持续增加,且种猪质量、设施设备和管理水平的提升进一步推高了生产效率。数据显示,3万头母猪以上的企业约占全区总母猪数的65%以上。此外,越南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疫情在越南北部边境地区暴发,加剧了区域防控压力,今年官方公布的首例非瘟疫情就发生在广西。广东某规模养殖场负责人万乾坤补充道,广西环保政策加码和生猪运输管控收紧也是重要因素。环保督查发现江河水质问题后,全区加强养殖污染治理,同时9月起生猪跨省运输实施指定通道检查,灰色交易被杜绝,短期内生猪只能在产区销售,进一步压低了价格。
随着中秋、国庆双节临近,市场对猪价反弹抱有期待。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表示,四季度应该会有季节性反弹行情,但对反弹幅度不能过度乐观。他指出,生猪价格周期背后的逻辑是产能周期,只有能繁母猪存栏量实现实质性去化,后市才能迎来真正好转。当前降体重和控二次育肥等措施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价格下行压力,6-7月出栏体重下降曾带来“淡季不淡”的短暂现象,但根本问题仍未解决。农业农村部猪肉全产业链监测预警首席分析师朱增勇则认为,双节来临将提振消费需求,猪价有望季节性回升,以稳中有涨为主,养殖有望继续保持盈利。但多数一线从业者持谨慎态度,有养殖户直言:“只要没有大的疫情流行,明年整体行情或许与今年平均行情差不多。”这意味着,如果产能去化进程继续滞后,猪价短期内难有大幅改善。
面对猪价向4元俯冲的严峻形势,行业同仁需保持清醒认识。产能高位徘徊、供应过剩的局面若不改变,价格回暖将缺乏坚实基础。在此关键时期,我们呼吁广大养殖户理性看待市场,既要积极配合国家调控政策,有序调整生产节奏,也要苦练内功,通过提升管理效率、优化成本控制增强抗风险能力。同时,密切关注疫病防控和区域政策变化,避免盲目博弈扩产。只有行业上下同心,共同推动产能实质性调整,才能早日迎来猪价的真正回暖与产业的健康发展。